欢迎光临香港在线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小心!“偷面积”变违建,广州出手严查了

开发商“偷面积”,未必都是好事。

最近,增城碧桂园中心业主爆料,小区把原本是公区外廊空间“改成”房间。

结果被官方认定为“违建”,涉及数百户家庭,导致二手房无法交易!


|广州航拍图

| 广州楼市发布 摄

先聊聊碧桂园中心“违建”的来龙去脉。

业主告诉楼市君,当初择买这个盘,除了看中地段,也因为产品使用率

按当时样板间设计,算上“加建”面积,户型使用率明显高于同面积段产品。


| 图源:业主聊天记录

所以,即便该盘当时卖到3万/平,比周边都要高,还是有不少买家买入。

没想到的是,收楼入住后,开发商“加建部分”不光出现裂开渗水等情况,更被判为“违建”...

据业主提供的资料,碧桂园中心2栋住宅的3-42层总计违建面积超过7300平。


| 图源:业主提供

除了多处属于阳台与房间合并,最大“加建”面积来自:

主阳台隔壁的“父母房”。

从最开始的现场实拍照来看,这部分作为开放空间,属于公区廊道的一部分。

等到交付时,开发商装上玻璃“摇身一变”,将其做成封闭空间。


| 图源:业主提供

同时,该区域也被一分为二,改造成两间卧室,给到两个单元。

这种做法,相当于直接改变了整栋建筑的外立面。

业主透露,参照项目最开始的户型图,并没有这部分“加建面积”。

多出的“一间房”,以及其他开发商合并改造出来的空间,把业主们坑惨了。

据住建局意见,因小区存在大面积违建,直接影响现在二手交易的手续办理。


| 碧桂园中心实拍

| 图源:业主提供

收楼到现在快四年了,碧桂园中心没卖出过1套房源。

即便周边房价持续下滑,部分业主想“甩卖”,也无法转手他人。

更扎心的是,公区廊道加建部分是两户连在一起,想把违建拆除,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...

事实上,开发商通过“偷面积”实现高赠送,在广州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随着广州出手严查,各种设计“偷面积”带来的不良影响,有望得到改进。

这对于当下许多开发商与买房人来说,也算是提前的预警。

当然,现在市面上个别“新规产品”在实际建设中,也可能出现类似现象。

但并非说新规不好,而是开发商设计过程中,应当注意:

不能盲目追求超高使用率,要更全面均衡地考虑买家的实际需求。


|广州城景航拍

| 广州楼市发布 摄

打个比方,现在有些楼盘验收完,需要“大面积拆改”,一大笔资金成本少不了,难免还存在安全隐患。

甚至,有些卧室大面积采用双飘窗设计,既影响个人隐私,也缺少实用性。

一旦相邻两栋楼距离低于40米,难免会有对视尴尬,拉上窗帘吧,却不得不牺牲采光和景观视野...


| 广州楼市发布 制

只能说,现在广州户型变得越来越卷。

超高使用率产品升级固然是好事,但过度“操作”,也会让买家看得云里雾里。

很多买房人吐槽过,自己前脚刚买的新房,没过多久就变成“旧款”,心理难免会有落差感。


|广州航拍图

| 广州楼市发布 摄

对于开发商而言,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。

当大家都在卷使用率,最终造成的,势必就是越来越激烈的“内卷式竞争”,甚至可能会出现不良现象,很难形成多赢局面。

用一句话总结:

卷产品使用率,绝对不能成为市场评判产品力强弱的唯一标准。

对于新规产品的迭代,我们此前曾多次探讨过:

说在最后,官方出手严查“偷面积”,对规范市场秩序也是好事一桩。

毕竟,广州楼市要回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良好的行业环境。

特别是在建筑新规出台的背景下,通过制度约束个别楼盘过度“偷面积”,为市场尽可能削弱不良竞争,对于市场各方都是利大于弊。

针对类似现象,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?评论区见~


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香港在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香港在线 hk.shxwr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