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
江海涛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厂技术员,四十五岁,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考上大学。
高考结束后,女儿江语嫣自己估分只有400分,这让一家人都陷入了沉默。江海涛咬咬牙,开始为女儿联系专科学校,托关系找招生老师,甚至连宿舍条件都打听得清清楚楚。
他以为这就是女儿的人生轨迹了,专科毕业,找个稳定工作,平平淡淡过一生。可是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,江海涛看到电脑屏幕上的数字,整个人都傻了。
01
六月八日下午三点,江语嫣背着书包走进家门。她的脸色很难看,眼睛有些红肿,像是哭过的样子。
江海涛和妻子林慧芳早就在客厅里等着了。桌上摆着女儿爱吃的红烧肉和蛋花汤,还有一盘切好的西瓜。这些菜都是林慧芳下午特意做的,她想着女儿考完试回来,应该好好吃一顿。
“语嫣,考得怎么样?”林慧芳站起身,想去接女儿的书包。
江语嫣摇摇头,把书包放在沙发上,声音很轻:“不太好。”
江海涛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。他看着女儿的样子,已经猜到了结果。作为一个在机械厂干了二十多年的技术员,他见过太多这样的表情。那是失望的表情,是努力了但还是失败的表情。
“没关系,先吃饭,吃完饭我们再慢慢说。”林慧芳拉着女儿坐下。
江语嫣摇摇头:“妈,我吃不下。我想先估估分。”
她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草稿纸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字。江海涛凑过去一看,心就凉了半截。
“语文我估计能考105分,数学只有90分,英语95分,理综110分。”江语嫣一边说,一边用笔在纸上算着,“加起来是400分。”
400分。
江海涛听到这个数字,感觉脑子嗡的一声响。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400分,在他们这个城市,只能上个专科。好一点的专科都不一定能上。
林慧芳也愣住了。她是小学老师,对分数很敏感。400分和她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。
“语嫣,你再仔细想想,会不会估错了?”林慧芳还抱着一丝希望。
江语嫣摇摇头:“我记得很清楚。数学后面的大题我基本没做出来,物理也有好几道题不会。”
江海涛坐在沙发上,半天没说话。他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,因为家里穷,高中没读完就去了工厂。那时候他就想着,以后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读大学,不能像他一样一辈子在工厂里干活。
二十七年过去了,他的女儿还是要走他的老路。
“没关系,专科也挺好的。”江海涛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一些,“现在社会上需要技术人才,专科毕业也能找到好工作。”
江语嫣看着父亲,眼泪又掉了下来:“爸,我让你们失望了。”
“傻孩子,说什么话。”林慧芳赶紧抱住女儿,“你已经很努力了,我们都知道。”
江海涛站起身,走到窗边。外面的太阳还很毒,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。他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样子,那时候她总是说要考清华北大,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。
现在女儿十八岁了,清华北大成了泡影,连本科都成了奢望。
“语嫣,你先去休息一下。”江海涛转过身,“这几天你也累了。”
江语嫣点点头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房间。
客厅里只剩下江海涛和林慧芳。两个人都没有说话,房间里很安静,只能听到厨房里冰箱的嗡嗡声。
“400分,能上什么学校?”林慧芳问。
江海涛摇摇头:“我也不知道。明天我去打听打听。”
他们都知道,这个分数意味着什么。意味着女儿的人生轨迹已经定了,意味着他们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。
晚上,江海涛躺在床上睡不着。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加班加点,想起林慧芳每天晚上陪女儿做作业,想起他们省吃俭用给女儿买参考书。这些努力现在看起来都像是笑话。
隔壁房间传来女儿轻微的哭声。江海涛闭上眼睛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。
02
第二天一早,江海涛就出门了。他要去市里的教育咨询机构,看看400分能上什么学校。
第一家咨询机构在市中心,装修得很豪华。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,看起来比他女儿大不了几岁。
“400分?”女孩子看了看江海涛,“这个分数确实有些尴尬。好的专科要420分以上,一般的专科倒是可以试试。”
江海涛拿出纸笔,认真地记着:“都有哪些学校?”
女孩子给他列了一个单子:市职业技术学院,省商务学院,还有几所民办专科。
“市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?”江海涛问。
“还可以,护理专业就业率挺高的,毕业后可以到医院工作。”女孩子说,“不过这个专业比较累,要上夜班。”
江海涛点点头。他知道护士工作累,但至少稳定。
从咨询机构出来,江海涛又去了好几家。每个地方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:400分只能上专科,而且选择不多。
下午回到家,江海涛把收集的材料放在桌上。厚厚一沓,都是专科学校的招生简章。
“怎么样?”林慧芳问。
“有几所学校可以考虑。”江海涛说,“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不错,省商务学院的会计专业也行。”
江语嫣从房间里出来,看着桌上的材料,脸色更难看了。
“爸,我真的只能上专科吗?”她问。
江海涛不知道怎么回答。他想说再等等,也许会有奇迹。但是他心里清楚,400分就是400分,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。
“语嫣,专科也不是什么坏事。”林慧芳说,“我有个同事的女儿就是专科毕业,现在在银行工作,收入也不错。”
江语嫣点点头,但眼泪还是掉了下来。
晚上,江海涛的父亲老江头来了。老人家七十岁了,身体还算硬朗,每天都要到小区里遛弯。
“语嫣考得怎么样?”老江头问。
江海涛把情况跟父亲说了一遍。老江头听完,沉默了很久。
“400分,能上专科就不错了。”老江头说,“海涛,你当年连高中都没读完,语嫣能上专科已经比你强了。”
江海涛知道父亲说的是实话,但心里还是不甘心。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女儿过得比他好,现在看来,这个愿望可能要落空了。
“爸,我就是想让语嫣有个好前途。”江海涛说。
“什么叫好前途?”老江头反问,“能找到工作,能养活自己,这就是好前途。”
江海涛没有接话。他知道父亲说的有道理,但他就是不甘心。
接下来的几天,江海涛开始联系专科学校。他托关系找到了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老师,详细了解了护理专业的情况。他还去了省商务学院,实地考察了一下环境。
每去一个地方,他的心都会沉一分。这些学校和他想象中的大学差距太大了。教学楼不够新,图书馆不够大,学生看起来也没有那种书卷气。
但是他没有选择。女儿只有400分,这就是她的选择。
林慧芳看着丈夫每天忙碌的样子,心里也很不好受。她知道江海涛心里的苦,也知道他为了女儿付出了多少。
“海涛,你别太难过了。”林慧芳说,“语嫣能上学就行,专科也是大学。”
江海涛点点头,但是心里的苦他只能自己承受。
江语嫣这几天变得很安静,除了吃饭基本不出房间。她看着父亲为了自己的事情忙前忙后,心里更加愧疚。
“爸,我是不是很笨?”一天晚上,江语嫣问。
江海涛摇摇头:“不是的,你很聪明。只是这次发挥得不好。”
“可是我平时成绩也不好。”江语嫣说,“班里的同学都比我考得好。”
江海涛不知道怎么安慰女儿。他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,但是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相信。
03
六月底,成绩还没有公布。江海涛每天都要上网查几次,看看有没有新消息。
这天下午,林慧芳的同事王老师来家里做客。王老师的儿子今年也参加高考,据说考得不错。
“我家小明估分580,应该能上个好的一本。”王老师说,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。
江海涛听着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他想起自己女儿的400分,更觉得抬不起头来。
“语嫣考得怎么样?”王老师问。
江海涛支支吾吾,不知道怎么回答。最后还是林慧芳说了实话:“估分400,可能要上专科。”
王老师愣了一下,然后说:“哦,专科也挺好的。现在大学生太多了,有个技能反而更实用。”
江海涛知道王老师是在安慰他,但是这种安慰让他更加难受。
王老师走后,江海涛坐在客厅里发呆。他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样子,那时候她总是说要考第一名,要让爸爸妈妈骄傲。现在女儿十八岁了,他作为父亲却没有任何骄傲的感觉。
江语嫣这段时间变得更加沉默了。她整天呆在房间里,不愿意出门见人。有时候江海涛经过她的房间,能听到轻微的哭声。
这让江海涛更加心疼。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给女儿太大压力了。
“语嫣从小就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。”林慧芳说,“她已经很努力了,我们应该满足。”
江海涛知道妻子说的对,但是他就是不甘心。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努力,想起女儿每天晚上做作业到很晚,想起他们省吃俭用给女儿报补习班。这些努力现在看起来都白费了。
“海涛,你别太难过了。”老江头说,“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如意。你女儿能健健康康的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江海涛点点头,但是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七月初,江海涛基本确定了几所专科学校的选择。他做了一个详细的表格,把每个学校的专业、学费、就业情况都列得清清楚楚。
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是他的首选。这个专业就业率高,工作稳定,虽然累一点,但是收入还算可以。
省商务学院的会计专业也不错,毕业后可以到企业工作,相对轻松一些。
还有几所民办专科,学费贵一些,但是据说管理比较严格。
江海涛把这些材料整理好,准备等成绩出来后就填志愿。
“语嫣,你觉得学什么专业好?”江海涛问女儿。
江语嫣摇摇头:“我不知道,什么都行。”
江海涛看着女儿无精打采的样子,心里更加难受。他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梦想,想起她说要当医生、当老师的样子。现在这些梦想都破灭了。
林慧芳陪着女儿去了市职业技术学院实地考察。学校在城市的郊区,环境还算不错。护理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也比较齐全。
“妈妈,我是不是让你们失望了?”回家的路上,江语嫣突然问。
林慧芳握住女儿的手:“傻孩子,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。”
江语嫣摇摇头:“我知道你们心里不好受。爸爸这几天都不怎么说话了。”
林慧芳叹了口气。她知道丈夫心里的苦,也知道女儿心里的愧疚。这种情况下,她只能尽力让大家都好受一点。
“语嫣,分数不能代表一切。”林慧芳说,“你善良懂事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江语嫣点点头,但是眼泪还是掉了下来。
晚上,江海涛躺在床上想了很多。他想起自己当年的梦想,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样子,想起这些年来的努力。也许他真的给女儿太大压力了,也许他应该接受现实。
但是他就是不甘心。他一个技术员,辛苦了半辈子,就是希望女儿能过得比他好。现在看来,这个愿望要落空了。
04
七月中旬,江海涛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。志愿填报的表格已经填好,就等着成绩出来。
这天上午,江语嫣的班主任赵老师来家访。赵老师是个中年女人,在这个学校教了二十多年书,经验很丰富。
“语嫣这孩子平时表现很好,学习也很努力。”赵老师说,“就是天赋差一点,但是这也没办法。”
江海涛听着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他想起女儿小时候学习的样子,每天晚上都要做作业到很晚,周末还要上补习班。她已经很努力了,只是天赋不够。
“赵老师,您觉得语嫣估分准确吗?”江海涛问。
赵老师点点头:“应该差不多。语嫣这孩子比较实在,不会夸大也不会缩小。”
江海涛的心彻底沉了下去。如果老师都这么说,那400分应该就是事实了。
“不过也别太难过。”赵老师说,“专科也是出路。现在社会上缺少技术人才,语嫣学个实用的专业,毕业后不愁找工作。”
江海涛点点头,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。
赵老师走后,江海涛把准备好的材料又看了一遍。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,学费一年8000元,三年下来要24000元。对于他们家来说,这笔钱不算少,但是还能承受。
省商务学院会计专业,学费稍微贵一些,但是就业前景好一些。
还有几所民办专科,学费都在15000元以上,对他们家来说压力比较大。
江海涛决定还是以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主。虽然护理专业累一些,但是工作稳定,收入也还可以。
“语嫣,你觉得护理专业怎么样?”江海涛问女儿。
江语嫣想了想:“应该还好吧。能帮助别人,也算是做好事。”
江海涛点点头。女儿这样想也好,至少有个积极的心态。
这天下午,江海涛又去了一趟市职业技术学院。他想再确认一下录取分数线,争取万无一失。
招生办的老师告诉他,护理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在380-400分之间,江语嫣的分数应该没问题。
“不过还是要看今年的报考人数。”老师说,“如果报的人多,分数线可能会高一些。”
江海涛的心又提了起来。他担心女儿的分数刚好在边缘,万一录取不了怎么办。
“还有其他选择吗?”江海涛问。
老师给他介绍了几个分数线更低的专业,但是就业前景不如护理。
江海涛记下了这些信息,准备作为备选。
回到家,江海涛把最新的情况告诉了林慧芳。
“400分应该能上护理专业。”江海涛说,“就是要看今年的竞争情况。”
林慧芳点点头:“只要能上学就行,专业倒是其次。”
江海涛知道妻子是在安慰他,但是他还是很担心。万一女儿连专科都上不了,那就真的麻烦了。
晚上,江海涛把所有的材料整理了一遍,确保没有遗漏。志愿填报表、学校简介、专业介绍,每一样都准备得很详细。
他想起自己当年没有机会上学,现在女儿虽然只能上专科,但至少还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。也许他应该满足了。
江语嫣这几天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。她开始接受现实,也开始想象自己穿着护士服的样子。
“爸,我会好好学习的。”江语嫣说,“虽然只是专科,但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好护士。”
江海涛听着女儿的话,心里既欣慰又难过。欣慰的是女儿终于想开了,难过的是她的梦想变得这么小。
“语嫣,你只要努力就行。”江海涛说,“专科也是大学,毕业后一样有前途。”
江语嫣点点头。她知道父亲心里不好受,但是她也没有办法。分数就是分数,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。
老江头这几天经常来家里坐坐。他看着一家人愁眉苦脸的样子,心里也不好受。
“海涛,你别太难过了。”老江头说,“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如意。语嫣能上专科已经很不错了。”
江海涛点点头,但是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七月二十二日,江海涛收到消息,成绩第二天就要公布了。他的心跳得很快,既期待又害怕。
期待的是终于要知道结果了,害怕的是结果可能比预想的还要糟糕。
“明天就要出成绩了。”江海涛对妻子说。
林慧芳点点头:“不管多少分,我们都要接受。”
江海涛知道妻子说的对,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胡思乱想。万一女儿的分数更低怎么办?万一连专科都上不了怎么办?
这一夜,江海涛几乎没有睡着。他想了很多,想到了女儿的未来,想到了自己的责任,想到了家庭的希望。
400分,就是他们全家的命运。
05
七月二十三日晚上十点,成绩查询系统正式开通。江海涛一家人围坐在电脑前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。
江语嫣坐在电脑前,手有些发抖。她已经在网页上输入了准考证号,鼠标停在查询按钮上,迟迟不敢点击。
“语嫣,别紧张。”林慧芳拍拍女儿的肩膀,“不管什么结果,我们都能接受。”
江海涛站在后面,手心里全是汗。他比女儿还紧张,毕竟这个分数关系到女儿的未来。
“爸,我点了。”江语嫣深吸一口气,点击了查询按钮。
网页加载了几秒钟,然后成绩单出现在屏幕上。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上一篇 辽篮新外援考察工作开始进行!媒体爆料杨鸣新动向 将前往美国
下一篇 没有了